拜師節上,

泰國學生跪著給老師獻花。

泰國有兩個教師節,

準確地說是一個教師節和一個拜師節,

教師節在116日,

這一天是全國學休日,

目的是讓學生和公眾記住教師在人們生命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是他們傳授知識,

令人們感到生命的光明。

拜師節在6月,

泰國政府規定具體時間可由各個學校自己選擇,

一般會選在星期四,

因為在當地傳統文化中,

這一天的主神作為人類的導師而受到膜拜。

 

一路跪向主席台

拜師節的前幾天,

學生們就開始做準備,

製作捧花和排練獻給老師的讚歌。

製作捧花獻給老師是拜師節最重要的一個傳統。

由於捧花是用鮮花製作而成,

拜師節的前一兩天,

捧花的製作工作才正式開始。

在這幾天,

學校經常會把一些課程暫停,

把時間留給學生製作捧花,

同學們更是每人都提著一大包針頭線腦,

鮮花芳草,認真製作,

有的學校還舉行捧花大賽

以班級為單位製作捧花,

從中評選出最漂亮,

最有創意,最富深情的作品,

獲獎的班級將在拜師節典禮上接受校長的嘉獎和頒發的證書。

學生們製作的捧花造型豐富,

有的是佛頭形狀,有的像孔雀,還有抽象派的。

拜師節在悠揚的樂曲聲中開始,

第一項是向國王的畫像敬禮,頌禱詞,

這是泰國公眾活動必不可少的一環。

然後是學生代表發言,

內容主要是對老師的感恩之情

和對自己平時未能完全按照老師要求去學習的懺悔之意。

之後,全體學生以跪拜的姿勢趴在地上,

一起為老師唱讚歌,

情到深處有的學生甚至痛哭流涕。

禮畢,全體同學手拿精心製作的捧花,

在司儀的指揮下一排排從禮堂的最後開始膝行

一路跪向坐在主席台上的老師們。

跪到老師跟前,學生們將捧花舉過頭頂,

俯身行個大禮,將捧花獻給老師,

老師們接過捧花,雙手合十對學生還禮。

獻花完畢的學生跪著一點點挪離主席台,

一直跪到台邊的台階,他們才站起身回到班級中,

這場面令人為之動容。每年拜師節,

泰國詩琳通公主都回到母校,

拜謝母校和老師的培養。

這些看似繁文縟節的禮儀再次證明,

教師是泰國社會中非常受尊敬的職業。

有的人的工資和家裡傭人相當,

但他們仍然樂於從事這份工作,且兢兢業業。

尊師傳統源自佛教

為什麼泰國人對教師的尊重會達到頂禮膜拜的程度?

泰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君主立憲政體和小乘佛教,

教師身為知識的傳授者,

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古代泰國教育主要有三種形式:

除了宮廷式教育和師徒傳藝式教育外,

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佛寺式教育。

自素可泰王朝以來,

隨著佛教的興盛並成為泰國的國教,

僧侶成為當時最有知識的人。

按照泰國傳統,一個男子要想真正成年,

就必須出家為僧,學習知識,久而久之,

寺廟就成為泰國實施教育的重要機構,

寺廟的僧侶成為傳授知識的老師。

泰國人對佛教的崇敬注定

讓老師的地位神聖不可侵犯。
在現代泰國社會,

寺廟學校被現代學校代替,

傳授學生知識的也由僧人變為教師,

但泰國人對傳道,授業者的尊敬並沒有減弱,

而且泰國文化中人生輪迴觀念深厚,

有很強的報恩思想,

對於傳授知識給自己的老師,都感恩備至。

教師有特權

泰國人對教師的尊重不僅表現在拜師節上,

平日裡教師也受到多種優待。

比如一座樓裡有兩部電梯,老師獨用一部,

食堂有專門座位留給教師,在學校裡,

學生進入教學區後要脫鞋,

老師則不必,在路上,學生見到老師要主動避讓,

並雙手合十躬身行禮,

在辦公室裡,學生請教問題要跪在地上,

以免身體的高度超過老師。

在泰國,學生完不成學業一般不會受批評,

但如果對老師不敬,則會受到嚴厲責備。

大凡講究禮儀的國度,

特權首先表現在語言上,

泰國教師的特權也不例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BI好運佛堂 的頭像
    BOBI好運佛堂

    BOBI好運佛堂/泰國佛牌/通靈算命/各種轉運法會儀式

    BOBI好運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